秋冬氣溫一變,全身就「卡卡&緊緊」?其實是肌肉真的在收縮!
- brianchien1009
- 10月13日
- 讀畢需時 3 分鐘
已更新:7天前
🍂早上起床伸懶腰、或是晚上運動完準備洗澡時,
是不是常覺得:「最近天氣變涼,肩頸、腰背都特別僵?」
其實這不是錯覺,而是——氣溫變化真的會讓肌肉變硬。
| 🌡️ 為什麼變冷後肌肉會更「緊」?
當環境氣溫下降時,身體會本能地收縮血管、減少熱量流失。
📖根據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》研究指出:
👉氣溫下降時,肌肉表面與深層溫度會隨之降低,導致局部血流量減少,肌肉的彈性與反應速度可能受到影響。簡單來說,當肌肉變冷,就像橡皮筋放進冰箱——伸展性會變差,也更容易在突然用力時受傷。
📚參考資料:【寒冷環境下的神經肌肉表現限制】/國際極地健康雜誌 https://www.tandfonline.com/doi/pdf/10.3402/ijch.v61i2.17448
📚另外根據《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edicine & Science in Sports/斯堪的納維亞體育醫學與科學雜誌》與《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》等研究指出:在低溫環境中進行運動,若肌肉未充分暖身,肌肉拉傷與痙攣的風險顯著上升(部分研究顯示可增加約 20%~40% 的發生率,視環境與運動強度而異)。
因此,秋冬時期不論晨起活動或運動前後,適當的「熱身」與「保暖」仍是預防肌肉僵硬與受傷的重要步驟。

| 🧍♀️日常生活中的「冷縮僵硬」3大情境:
1️⃣ 早晨起床時:夜間血流減緩
→ 腰背與頸部僵硬、活動受限。
2️⃣ 冷氣房久坐後起身:肌肉持續低溫收縮
→ 腿部或臀部緊繃。
3️⃣ 運動完未保暖:體溫快速下降
→ 肌肉未完全放鬆就冷卻,易引發酸痛。

| 💡預防與保養建議
✅ 活動前:暖身 3~5 分鐘
例如肩頸轉動、抬腿、輕微深蹲,讓肌肉溫度上升。
✅ 保暖重點區:腰背、膝蓋、肩頸
外出運動可用輕量護套或壓力衣保持熱度。
✅ 活動後:別急著脫衣降溫
先讓心率與肌肉逐漸恢復,再進行冷卻或拉筋。
✅ 熱敷輔助:晚上可用 40~45°C 熱敷 10 分鐘,促進局部循環。
| ✅ 貼心提醒
👉「天氣變冷就不想動」反而會讓肌肉更僵硬。
👉適度活動與保暖並行,能幫助肌肉維持柔軟與血液循環,也能預防秋冬常見的肩頸痠痛、下背緊繃與肌筋膜炎問題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追蹤重德診所
帶給您更多的健康新知
專業團隊 用心服務
健康護理 照護您的需求
重德診所